从被“卡脖子”到全球领先,浅谈光伏产业发展之路

日期:2022-12-14  作者:益祥资本

作者  编辑 Jason


引 言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光伏能源逐渐成为能源转型中的主角,全球光伏市场也大幅扩张。被称为“双碳”元年的2021年,我国光伏制造端(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值突破7500亿元,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额超过28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国内新增装机也达到了54.88GW,达到历史新高,累计装机突破300GW。


但回顾国内光伏产业发展和演变的二十多年,不得不说是跌宕起伏。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式发展,这一步,我们走了近十五年。如今,随着技术的精进和新能源产业的崛起,国内光伏赛道再次增长。无论是技术、产能还是市场,我国光伏产业均处在了国际领先位置。


 光明工程 催生国内光伏行业

光能资源在世界分布均匀,不受地域限制,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分类。其中,光伏发电就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1839年,19岁的法国科学家克雷尔第一次在半导体材料中发现了“光伏效应”。


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三位科学家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这对太阳能电池的实际应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60年,太阳能电池第一次并网运行。至此,光伏发电正式进入电网,成为人们日常可以使用的电能。


20世纪九十年代,国内无电人口高达7660万,像西藏地区,因为地理原因,无电户比例高达78%,这些人口和地区都远离电网,负荷小而分散,无法用延伸电网的方式供电。

而1996年在津巴布韦召开的世界太阳能高峰会议,让光伏发电进入了中国视野,这也为大量远离电网地区,无法用延伸电网的方式供电的人民带来了希望。


1997年,“中国光明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光明工程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发电方式在西部建立起上千套独立发电系统,解决了西部乡村的用电问题,中国也催生了第一代光伏企业。

2000年前后,中国看到了光伏发电在解决西部和农村地区缺电问题方面的价值,开始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在之后的10年时间里,该产业在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凭借低成本的优势,获得了欧美市场大量光伏组件的订单。2007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国,年产量达到1088MW

 高速发展背后 险象环生

光伏是一个集光学、电磁学、半导体化工机械为一体的高新技术,看似高光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深层次的问题。像我们第一代中国光伏企业的扩张,主要还是依赖于来料加工。作为劳动密集型国家,我们以组件生产产业链为主导,而光伏的真正核心技术环节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所以我们不仅缺乏制造工艺和电站技术,更是没有多晶硅材料的定价权。


举个例子,当时40美元一公斤的多晶硅材料,在华尔街与欧洲多晶硅材料供应商的操控下,可以炒到500美元一公斤,原料成本直接翻了12.5倍

这么高的原料成本,还继续做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为了避免原材料紧缺,防止成本进一步上升,国内企业逼不得已在原料价格高位时签署3-10年的协议。这也导致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时,欧美光伏需求市场萎缩,国内光伏产能过剩,企业一度陷入高收低卖的困境。

▲ 2010-2021年组件产量变化(数据来源:CPIA.2022.2)

不仅如此,2011年,欧美国家对我国进口光伏电池组件进行了反补贴和反倾销的“双反”调查,如美国加征的关税最高达到了249%。在这层层打击下,很多国内企业大幅亏损,不得已只能支付巨额赔偿金,并宣布破产。而这,也成了压垮我国首批光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痛定思痛 攻克技术 完成国产替代

在经历欧盟和美国的反倾销“洗礼”后,中国光伏行业越挫越坚,走上了技术革新的道路。“十二五”规划将光伏产业列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大量补贴国内濒临破产的光伏企业。


此外,国内从研究机构、知名学府到企业,对光伏发电过程中的各种材料、设备都进行了基础研究,攻克了晶体硅薄膜太阳电池、晶体硅太阳电池工艺与光伏应用技术等。

经过3-5年时间的研发,国内光伏产业在生产设备和制造工艺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实现了整个产业链的国产化。原料和技术也已不再扼住国内光伏行业的咽喉。


从“两头在外”的被动无奈,到国内市场开始全面启动;从艰难并网陷入补贴困局,到2017年底自有产业链年产值突破5000亿元,如今,技术的精进和新能源产业的崛起,国内光伏赛道再次增长。

 优势形成 开始主导全球光伏产业链

2013年-2015年之后,中国光伏产业的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已经形成,开始主导全球光伏产业链

例如在多晶硅这个过去卡脖子的领域,已被中国市场所主导。根据2021年数据统计,世界前五的多晶硅企业均为中国企业,总产量之和为45.3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0.6%

而在硅片生产领域,据2021年数据显示,中国占到了全球硅片产量的98.1%连续11年产量位居全球首位。可以说,在今天的全球光伏供应链体系中,硅片几乎都来自中国市场。

▲数据来源:CPIA.2022.2

在光伏的其他方面,2021年,中国为全球市场提供了超过70%的光伏组件,光伏行业的四大环节产值突破75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此外,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54.88GW,分布式光伏发电占比历史首次突破50%,装机规模居世界第一

从一个硅片环节的公司延伸到全产业链,产业升级的同时,持续带动光伏装机总量创下新高,逐步掌握了市场、技术、原料的主动权。已然成为光伏产业链最完整、竞争实力最强、规模最大、技术最领先、光伏装机量第一的光伏强国。即便是曾经的光伏产业领域“霸主”美国,也无法摆脱对中国光伏的依赖。

 全球供应链的竞争 不能掉以轻心

随着“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正逐步成为“碳中和”的主力军,中国的光伏业也将赢得新的发展良机。预计2021-2025年期间,全球每年平均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超过220GW,到2025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预计将超过284亿美元


作为能源革命中关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光伏成为各国打造供应链内循环体系的焦点,而光伏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加剧,也将会影响国际格局的变革。面向未来,中国依然需要把控好行业未来的升级方向,关注薄弱环节,确保不受制于人,更好地面向未来的全球化竞争高地,掌控发展的主动权。

资料参考:

1.知乎:中国光伏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
2.每日经济新闻:中国光伏发电十年征程,从被“卡脖子”到全球领先
3.全国能源信息平台:中国光伏行业2021年回顾与2022年展望
4.中商情报网:碳中和利好光伏产业发展 2022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声明

本文章仅供一般性参考,并不构成针对任何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订立任何交易或采用任何对冲、交易或投资策略的邀约、推荐或建议。本文仅使用历史实际数据进行一般性论述,并未考虑任何特定人士或群体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特定需求等,亦非转为任何特定人士或群体编制。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