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趋势、竞争者与技术前瞻,浅析智能座舱行业

日期:2024-07-11  作者:益祥资本


智能座舱是指通过应用智能技术对汽车内部的驾乘环境进行优化和提升的系统。智能座舱作为汽车行业创新的前沿领域,通过集成先进的技术,实现对车辆内部环境的优化和提升,不仅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还为乘客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和信息服务。具体来讲,国联证券研究院将智能座舱定义为具有“中控屏+导航+语言+车辆网+OTA”的车内一体化数字平台。


智能座舱的技术发展主要集中在交互体验、架构升级、生态演变等方面。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智能座舱将成为其重要载体,集成更高级的传感器和算法,实现对驾驶环境的全面感知和预测。


相较于传统座舱,智能座舱在人机交互方面更为智能化。智能座舱通过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手势识别等方式实现人与车的智能交互,使驾驶过程更加便捷和直观。


图:智能座舱组成 来源:公开信息收集


智能座舱的组成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硬件层面,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座舱芯片、HUD、电子后视镜,摄像头与麦克风阵列、内嵌式存储器(EMMC)和内存(DDR)、液晶仪表盘和中控屏及座椅和玻璃。其中座舱芯片是智能座舱的核心硬件之一,负责处理各种数据和控制系统。而HUD则是抬头显示器,将重要信息直接显示在驾驶员的视线上,减少驾驶员的注意力分散。



软件层面,则可以分为操作系统、系统软件层、功能软件层及应用算法软件。目前市面上操作系统主要使用的是Linux、QNX Drive、Android Drive三个操作系统,能够为智能座舱提供基础的运行环境。而系统软件层则是包括与智能驾驶公用部分的感知、决策等软件,如行人预警、辅助驾驶等,功能软件层则包含多种交互算法,如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触摸识别、手势识别等。


智能座舱行业概况及竞争格局


2.1 智能座舱行业概况


得益于国产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国产新能源车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使得国内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和渗透率在近年来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


图表:2018年-2025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及增速(亿美元,%)资料来源:创业邦研究中心、方正证券


图表:2018年-2025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及增速(亿美元,%)资料来源:创业邦研究中心、方正证券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为441亿元,到2022年增长至73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8%。预测显示,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36亿元,2024年有望达到930亿元。然而,有些证据显示更高的预测值,例如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市场规模为1300亿元,2024年将达到1528亿元,2026年有望达到2127亿元。根据各方数据显示,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整体正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图表:2019年-2025年全球和中国智能座舱新车渗透率(%)资料来源:创业邦研究中心、方正证券


渗透率层面,2020年中国智能座舱的渗透率为48.8%,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75.9%。此外,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广义新能源乘用车前装标配智能座舱的批发量达110万辆,市场渗透率达82.7%,领先于全球74.3%的平均水平。这表明中国智能座舱的渗透率不仅高于全球水平,而且还在逐年上升。


2.2 智能座舱行业主要竞争者


在中国智能座舱行业的竞争格局中,德赛西威、博泰科技、车联天下等竞争者拥有各自不同的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


①德赛西威:德赛西威全球领先的汽车电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产品包括车联网、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空调控制器、驾驶信息显示系统等。其拥有完善的产品结构,涵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产品群。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全年公司营收219.08亿元,同比增长46.71%,同年净利率为15.42亿元,同比增长31.52%。


②博泰科技: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博泰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广泛的合作伙伴网络,涵盖了从主动安全、汽车电子、底层汽车软件、智能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到国内外互联网汽车生态等多个方面,其客户包括理想、华为、极氪、阿维塔等国内知名主机厂商。


③车联天下: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科技公司,总部位于无锡。该公司提供包括设计、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及运营在内的一系列汽车智能网联产品解决方案。车联天下的业务涵盖了智能座舱、车机、仪表和T-BOX等多种产品,其客户包括长城、广汽、吉利、奇瑞、比亚迪等主流品牌。


2.3 智能座舱行业细分领域情况


由于智能座舱行业涉及较多领域,其中域控制器、域控芯片、HUD 3大领域技术壁垒较高、市场容量较大,因此以下将概述这3块细分领域的竞争格局:


①域控制器:2024 年初以来, 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加速上车, 4月座舱域控渗透率为24.90%,同比增长11.28%,保持加速渗透态势。2024年Q1智能座舱域控渗透率为21.72%,同比增长8.61%,渗透率突破 20%。2024年Q1德赛西座舱域控市场份额为21.53%,同比增长5.07%,市场份额反超和硕、广达位列行业第一。公司第三代产品有望继续高增长,第四代产品预计将在 2024年规模量产,有望保持领先的市场地位。


②域控芯片:高通核心产品8155和82系列芯片放量,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2024年Q1高通系列芯片域控方案占比达到63.51%,同比增长21.59%;AMD芯片域控方案占比为12.96%,同比增长1.38%。国产方案方面,华为、芯擎科技、杰发科技方案占比分别为1.95%、1.66%、0.93%。未来随着小鹏、理想、极氪、银河等车型陆续上市,高通82系列芯片开始放量,高通方案市份额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③HUD:2024年Q1,HUD标配渗透率为12.60%,同比增长2.73%。产品结构来看,性能更优且成本逐步下探的AR-HUD占比提升明显, 2024年Q1占比达到20.36%,同比增长15.14%。受益于核心客户放量,2024年Q1华阳集团市场份额提升明显,Q1市场份额为27.76%,同比增长13.96%,位列行业第一。AR-HUD配套方面,华阳集团出货量表现优异,Q1市场份额为22.23%,同比增长4.81%,份额提升明显。


资料来源:博世


智能座舱行业发展前景与趋势


首先,随着汽车智能化技术发展的深入,消费者对汽车的要求也逐渐从需要满足基本空间、动力的需求转而追求智能座舱、辅助/自动驾驶等附加功能,智能座舱作为人机交互核心,将不断迭代创新,保持快速增长。C-V2X车联网技术同自动驾驶发展紧密耦合,也在相关政策法规和行业推动下逐步发展。


其次,传统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已无法满足未来更高车载计算能力的要求,分布式架构转向域集中式及跨域集中式已经是行业共识,且越来越多整车厂正在加速转变中。而域控制器是集中架构的核心,未来自动驾驶域控、智能座舱域控、驾舱融合域控等高计算力控制器的市场空间巨大,本土化能力强并能提供硬件、底层软件和应用层软件的一体化服务的Tier1供应商有望获得优势地位。


此外,机交互已经逐渐成为各主机厂的重要宣传卖点之一。座舱传感器在实现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触摸识别、生物识别等功能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传感器数量及精度的提升,将会更大程度推动座舱向娱乐化、舒适化、安全化发展。随着智能座舱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行业潜在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如今的智能座舱行业已经进入了量价齐升阶段,而智能座舱也将赋能汽车,使其成为新的智能交互终端。相信未来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和用户体验的提升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


声明:本文章仅供一般性参考,并不构成针对任何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订立任何交易或采用任何对冲、交易或投资策略的邀约、推荐或建议。本文仅使用历史实际数据进行一般性论述,并未考虑任何特定人士或群体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特定需求等,亦非专为任何特定人士或群体编制。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声明

本文章仅供一般性参考,并不构成针对任何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订立任何交易或采用任何对冲、交易或投资策略的邀约、推荐或建议。本文仅使用历史实际数据进行一般性论述,并未考虑任何特定人士或群体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特定需求等,亦非转为任何特定人士或群体编制。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